据11月2日央视朝闻天下报导,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有关部门表示,当前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正处于由政策引导向市场放量转变的关键时期。
专家表示,未来若实现更大规模的产业化发展,需要加强氢能供应保障力度,提高加氢站的覆盖率和利用率,深入挖掘优势应用场景,打造跨区域氢能高速公路综合示范路线,鼓励探索网约车、出租车等燃料电池乘用车应用。预计到 2035 年,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将达到 100 万辆规模。
中汽中心新能源检验中心燃料电池部部长张妍懿表示:“这意味着氢燃料电池汽车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将有利于促进绿色出行方式的普及,构建低碳环保的交通体系。”
早在2020年9月,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采取“以奖代补”方式,通过示范城市群组织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工作。
随后2021年下半年,五部门批复京津冀、上海、广东、郑州、河北五个示范城市群,全球规模最大的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工作正式启动。经过3年多示范,各城市群积极开展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建设、车辆推广、氢能供给体系建设、政策制度完善等相关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截至目前,我国已建成加氢站超过500座,加氢站数量位居全球首位,初步构建涵盖制备、储运、加注等环节的氢能供给体系。其中,五大城市群已形成氢气产能超过每年15万吨。
然而,燃料电池汽车的技术发展还面临诸多挑战。例如,氢气供应链建设、储氢技术、安全性等问题,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其未来商业化的速度和规模。
“2025年会是一个拐点。”在业内人士看来,技术降本的大前提下,燃料电池系统和氢能储运系统批量化带来的价格下降,以及燃油车使用成本的增加,燃料电池车型有望能与燃油车的全生命周期成本相当。